堅定信念:肝病世界權威陳定信的人生志業

他不靠手術刀,拯救台灣800萬年輕人免受B型肝炎後遺症威脅,
和肝炎搏鬥半世紀,讓全世界超過3億名C型肝炎患者得以根治。


他的堅定,是一生專注投入一個理想、做好一件事;
他的信念,是每一個想讓臺灣有美好生活的人應該知道的故事。


他不只是醫生  更是帶領台灣成為防癌全球典範的科學家


  小學六年級,陳定信罹患A型急性肝炎;醫學院四年級,父親不幸罹患肝細胞癌驟逝。


  兩度與肝炎病魔交手,一次懵懂無知、一次束手無策,他立下誓言,不再讓肝炎導致家破人亡的悲劇重演。


  30歲那年,在臺灣醫療研究資源極度缺乏下,他用釣魚箱背著肝癌及肝炎檢體遠赴美、日,揭開慢性肝炎、肝硬化演變到肝癌的致病機轉。40年後,臺灣B型肝炎帶原率從16%降至2%,慢性肝病及肝硬化,也從十大死因第6名降到第9名。


  他放棄高薪高位,留在臺灣專研肝病半世紀,他不曾放過洋、留過學,連博碩士學位都沒有,卻打破紀錄在39歲通過內科臨床教授升等,49歲時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中央研究院院士。


  62歲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,是臺灣醫界第一人。


  陳定信,有人稱他為「臺灣肝帝」,他卻形容自己是「陳吉軻德」,義無反顧留在臺灣,窮其畢生之力對抗肝炎,他的精神,不只是臺灣醫療經驗的傳承與典範,更是啟發你找到理想、莫忘初衷的勵志故事。


本書特色


  ●過去臺灣病毒性肝炎幾乎和「國病」畫上等號,感染率和帶原者比率居全球第一,直到陳定信等人努力奔走,1984年臺灣成為全球第一個實施B型肝炎大型預防注射的地區,從此扭轉這世代相傳的疾病威脅。


  ●因為陳定信,在臺灣有800萬年青人免於B型肝炎後遺症威脅,在全球甚至有3億名C型肝炎患者被根治,臺灣經驗也成為全世界肝炎研究的典範。


  ●窮其畢生之力對抗肝炎,陳定信在這場醫療聖戰中,守護這塊土地上人們的健康40年。本書以小說般的筆調,描述陳定信從鶯歌鄉下的野孩子,成為肝病世界權威的心路歷程。


   ●此外,陳定信在臺灣土生土長,不曾放洋留學,甚至連碩士都沒有的,卻能靠著堅持信念的研究精神,打破紀錄在39歲通過內科臨床教授升等,49歲時成為 當時最年輕的中央研究院院士。他也特別以自己的成長經驗,各寫給包括青少年、大一新生、醫學生、住院醫師、主治醫師、醫師科學家一封信,殷切地告訴下一代 年輕人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具備的心態和竅門。


作者簡介 


藍麗娟


  多年前那一夜,啟蒙我繪畫的恩師簡建興老師罹癌過世,頓時,我明白何謂人生無常;隨後家中經歷連串事件,在在使我決心離開職場,出走尋找自我。


   來到紐西蘭的葡萄酒鄉,我遇見一位老釀酒師。他聽了我的遭遇,娓娓道出他過去多年來在研究機構擔任化學家,後來頓悟人生而追尋夢想的心路歷程,使我深受 啟發。最後,他對我說:Dream is not out there, it starts from inside.


  是的,夢想不在遠方,夢想起於心中。


  那段找自我的流浪中,我遇見許多精彩的人;驚覺自己如此熱愛於說故事,想將感動我的精神與意義傳達給聽眾,觀眾,或讀者。


  為了保有說故事的夢想,我成為自由作家,專事寫作;每一本都秉持初衷。


  《堅定信念》就是這14個月來,我最想說的故事。


  希望你我都能學到陳定信院士的正直,智慧,謙和,博學,以人為本,故舊不遺的溫暖,與其鍥而不捨造福人類的典範與精神。


  學經歷:


  第四屆學學獎環保達人組特別獎得主
  第五屆兩岸關係暨大陸新聞報導獎,雜誌報導獎首獎得主
 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、廣播電視學系學士
  曾任《天下雜誌》副主編、《cheers雜誌》副主編、民視新聞部編輯


  暢銷著作:


   《果然臺灣—種出在地的幸福》《跟著安藤忠雄看建築》《人生基本功—建築師潘冀的砌磚哲學》《新東京美學經濟》《我的環臺夢—劉金標的73歲自行車環島 日記》《就溜吧!拋開一切環島去-女力單車體驗記》《夢想的騎點—跟著標哥京騎滬動》《不上班去釀酒—葡萄園教我人生四堂課》


詳細資訊 點我 點我 點我 點我 點我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明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