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相聲來了 (十一) 唱片公司:音樂之橋
發行日期:2012年05月09日

本錄音為早期第一手珍貴資料,現在全部經由電腦後製處理,聆聽時如有些許瑕疵,實非人力或其他資料取代,為保留第一代相聲大師『原音』,敬請見諒。
詳細資訊 點我 點我 點我 點我 點我
相聲緣起~相聲是一種土生土長,有著悠久歷史的民間藝術。從春秋戰國一直到宋,都有與相聲類似的民間藝術在市井間流傳,但因年代久遠,史籍記載不全,以致 難以考察。直到清末光緒年間,現在相聲的表演方式,才算固定下來。相聲源起說學逗唱-今天所見到的相聲,源起於清光緒年間的北京天橋。當時的天橋有所謂的 『八大怪』,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擅長太平歌詞的朱少女,他唱太平歌詞的兩塊竹板上刻著:『日吃千家飯,夜宿古廟堂,不做犯法事,哪怕見君王』。朱少女是漢軍 旗人,很有學識,本打進進京趕考,因為見到朝廷腐敗,便心灰意冷,無意仕途,原本打算學戲營生,但皇室接連死人,吹打彈拉的樂器不准動,只好到天橋地(擺 地攤),唱太平歌詞。張欠溪的『天橋一覽』中說地:『雖賣單春(單口相聲),而所唱所說者,全是別開生面,…或拆筆劃、或釋音義、或右人、或飲時事,結果 必摔個硬包袱,令人拍案叫絕。』他應該可以算是這各行業的祖師爺。從他開始,收徒授藝,代代相傳;第二代的「雲裡飛」慶有軒,第三代的「小雲裡飛」白寶山 和焦德海,第四代的張壽臣,到大陸相聲大師侯寶林已是第五代了,馬季、姜昆則是第六、第七代的知名相聲藝師。關於相聲的緣起,還有另一種說法。明末清初的 時候,前明遺臣退歸林下,三日一小宴,五日一大宴,其中有人便將平時個人的牢騷、對時政的不滿,都編輯起來,酒過三巡、菜過五味之後,由僕人以滑稽的形式 表演出來,逗得眾人哈哈大笑,後來漸漸流傳開來,形成今天的相聲。不論相聲是源自朱少女,還是明朝遺老,都可以和相聲的老段子互相印證。許多流傳下來的老 段子,像「歪批三個」、「歪批四書」、「歪批聊齋」等等,如果不是些有才學的讀書人,是寫不出來的。
相聲在兩岸各自發展,到了今天,都出現青黃不接,岌岌可危的情形。在台灣,有天分又肯學習的年輕人太少;在大陸,雖然相聲演員有一百來人,但是編寫的只有 十來個人,所以今天大陸產生一種叫「小品」的表演方式,運用服裝、佈景,道具等等現代舞台的效果,解除了傳統相聲的一些限制,彌補編劇的困難。但不論是彼 岸的小品也好,還是此地的一些形式相聲的舞台劇也好,都不是相聲,只能算是借用了相聲的表演方式而做的變形。傳統相聲的沒落,並不影響相聲段子裡雋永的趣 味,其中的詼諧機智,也不必然就是相聲能傳之久遠的保證。今天電視節目流行仿自美國的『脫口秀』,我們的相聲又到哪兒去了?
大師過台灣-五十年唯一珍藏全記錄。
說相聲和演戲一樣,不能只會背台詞,安要有戰味才能出神入化。-陳逸安
「做為相聲表演藝術家,應之為 "十項全能"選手。他得深眾生相,透察心理學,從左到右,從上到下,一體貫實…這還不夠,更要在知識上語言上,曲藝上超越群倫,說得好,解得妙,唱得精,樣樣比人強。」-司馬中原
詳細資訊 點我 點我 點我 點我 點我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明風 的頭像
    明風

    明風的網路行銷

    明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